扫一扫
发布时间:2025-08-13 03:08:16 | 浏览:
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这一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完善体制机制,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,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。
《意见》的制定基于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,近年来,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,但城乡、区域之间的体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依然存在,竞技体育在奥运会、亚运会等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,但基层人才培养体系仍需加强,为此,《意见》提出以下核心目标:
《意见》明确要求,各级政府需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,重点解决老旧小区、农村地区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,未来三年,全国将新建或改建1000个体育公园,并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,实现资源共享。
政策提出,国家级运动员需定期参与社区健身指导活动,发挥榜样作用,鼓励职业俱乐部与地方体育协会合作,开展公益培训,提升群众运动水平。
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,《意见》要求中小学每天安排1小时体育活动,并将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评价体系,将建立全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平台,挖掘优秀苗子。
政策支持企业、社会组织投资体育产业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,推动“互联网+体育”模式,发展线上健身课程、智能体育装备等新业态。
多地已开始落实政策要求,浙江省宣布将投入50亿元用于社区健身中心建设;四川省启动“百万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”计划,免费提供足球、篮球等培训;北京市则试点“体教融合示范校”,由专业教练进驻学校指导训练体育直播。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李明表示:“此次政策兼顾了普惠性与专业性,既满足了大众健身需求,也为竞技体育储备了人才。”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华则认为:“关键在于落实,需建立监督机制,确保资金和资源用到实处。”
政策发布后,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亿,网友“运动爱好者”留言:“希望家门口能建更多免费球场!”也有家长表示:“支持体育进校园,孩子需要全面发展。”
外媒对此高度关注,路透社评论称:“中国正通过政策引导,将体育融入社会发展框架。”国际奥委会官员也表示,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全球体育治理水平。
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宁强调:“下一步将细化政策配套措施,定期评估实施效果。”随着政策落地,我国体育事业有望实现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飞跃,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